【前沿觀察】
原標題:科學修訂職業分類 提升人才隊伍建設專業化水平
范巍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以下簡稱22版《大典》)正式印發。相較2015年版《大典》,22版新增中類5個、小類20個、職業168個,取消中類1個、小類5個、職業10個。諸多變化真實反映了技術變革和社會發展對人力資源隊伍建設和開發的重要影響。細究起來,22版《大典》主要具有如下特點。
一是數字賦能。22版《大典》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增加了數字標識,并首次標注了97個數字職業。同時,22版《大典》還有1個職業小類和7個職業直接冠以數字名稱,這些新職業多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是隨著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不斷發展而涌現出來的,具有極高的專業化、數字化、國際化程度,是職業數字化和數字職業化的結果。數字職業是以數字技術及其應用為表征,通過數字勞動體現在數字經濟活動中的職業范疇。標識數字職業,能夠適應數字時代發展的需要,有利于賦能數字經濟與數字技術發展,加速數字人才隊伍建設和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
二是系統科學。相較2015年版《大典》,22版《大典》基于統一性和靈活性、繼承性和創新性進行修訂完善。一方面,力求反映經濟社會發展、科技創新、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給社會職業帶來的變化;另一方面,對《大典》內部分類體系和職業描述信息做了調整修訂,使之更加科學系統。
《大典》1999年發布,歷經1999年版和2015年版兩個版本,兩個版本的大類數量和內涵保持基本不變。既往《大典》分類當中對職業鏈考量有限,有時會產生較為明顯的交叉重復。22版《大典》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建立了清晰的跨大類職業分類體系,讓不同職業人員較好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二大類的農業技術指導人員和五大類的農業技術員、農業數字化技術員,二大類的信息和通信工程技術人員、人力資源專業人員、碳管理工程技術人員和四大類的計算機和辦公設備維修人員、人力資源服務人員、碳排放管理員等,形成了清晰的基于專業技術技能差異的同行業不同職業分類銜接體系,極大提升了《大典》的系統性和科學性。
下一步,為提高22版《大典》的應用性,應編寫面向不同行業的專題分冊,如金融分冊、智能制造分冊、鄉村振興分冊等,直接建立權威的跨大類職業鏈和職業族,這將提高《大典》的應用范圍和應用便利性。
三是更體現美好生活需求。比較22版《大典》和2015年版《大典》,其諸多變化中無不體現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性。在醫療衛生領域,新增了呼吸治療師、醫療護理員、防疫員、消毒員、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員等新職業,體現了人民對公共衛生和醫療專業化的更高需求。
在健康養老領域,新增了老年人能力評估師、健康照護師、社群健康助理員、森林園林康養師、民宿管家等職業,體現了在老齡化社會到來之際人民對高質量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教育領域,幼小教育新增了托育師、研學旅行指導師等職業,社會教育新增了家庭教育指導師、在線學習服務師等職業,職業教育新增了高等職業學校教師和職業技術實訓指導專業人員。這些變化,一方面力求緩解多子女時代年輕父母在子女養育過程中的壓力;另一方面弘揚了工匠精神,提升技能人才職業聲望,更好支撐“技能中國”建設。
在社會服務領域,新增了醫保經辦專業人員、醫療保障專理員、勞動保障協理員、城市管理網格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輔警、網約配送員、汽車代駕員、驗房師等職業,多維度滿足人民生活。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人才強國。職業分類作為政府宏觀人力資源管理的邏輯起點,對全面提升人才隊伍建設的科學化、專業化、職業化水平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本次《大典》的發布從短期來看,對更好提升新興職業人才隊伍建設和專業化水平起到積極作用;長遠來看,必將對2035年建成人才強國起到重要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作者單位: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
關于我們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l-greengard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