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娛樂

工人日報社評丨激活工會觸達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神經末梢”

來源: 中工網-工人日報
2022-12-06 07:14

【工人日報社評】

原標題:激活工會觸達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神經末梢”

工人日報-中工網評論員 鄭莉

“小三級”工會是擴大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有效覆蓋的組織基礎,承擔著建會入會的“兜底”功能,只有“兜得住、兜得牢、兜得好”,才能最大限度把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吸納到工會組織中來。必須堅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層,推動基層工會建起來、轉起來、活起來,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需要時看得到工會身影、聽得到工會聲音、感受得到工會作為。

據11月29日《工人日報》報道,全國總工會日前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兜底建”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充分發揮區域(行業)工會、鄉鎮(街道)和園區工會、社區(村)工會“小三級”工會“兜底”作用,通過三至五年努力,進一步建強做實“小三級”工會組織,最大限度把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吸納到工會組織中來。

組織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加入工會,是黨中央交給工會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也是工會履行維權服務基本職責的前提基礎。全國總工會于2021年啟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集中行動”,明確兩年新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800萬人以上的目標。各級工會迅速行動,與時俱進推進工會機制創新、組織創新、方式創新,大力推行以平臺頭部企業為重點、強化行業工會聯合會建設、做實“小三級”工會的“重點建、行業建、兜底建”模式。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這對扎實做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與此同時,完成“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集中行動”兩年目標已進入倒計時。在這個時間節點,全國總工會針對“兜底建”工作制定專門指導意見,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小三級”工會是擴大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有效覆蓋的組織基礎,承擔著建會入會的“兜底”功能。當前,“小三級”工會工作基礎比較薄弱,一些基層組織發展的速度跟不上新領域新職業的發展速度,基層工會作用發揮與職工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上述指導意見為破解“小三級”工會工作中的短板和弱項,特別是為“兜在哪”“怎么兜”等提供了精準指導,致力于打通制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的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把這些勞動者吸引過來、組織起來、穩固下來。

“兜底建”工作主要面向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為適應他們就業靈活分散、流動性高、與用工單位勞動關系復雜等特點,指導意見要求通過加強區域(行業)工會、鄉鎮(街道)和園區工會、社區(村)工會建設,織密組織網絡、創新方法手段、強化服務保障,廣泛吸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加入工會組織,確保想入能入、應入盡入。

需要注意的是,“兜底建”工作關鍵在“兜得住、兜得牢、兜得好”。要暢通入會渠道、加強陣地建設,在借助工會各類數字平臺推行網上入會、掃碼入會等的同時,堅持實體建會、屬地建會,努力打造融建會入會、權益維護、幫扶救助、教育培訓、文體娛樂、志愿服務等于一體的綜合性、區域性服務站點,實現線上線下有效銜接、規范管理,防止出現建會虛擬化,做實線下工會組織。

要廣泛宣傳動員、突出維權服務,在擴大工會組織覆蓋面的同時,堅持建會入會與維權服務一體推進。堅持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實際需求為導向,開展富有工會特色、符合時代特點的活動,尤其是推動建立健全職工代表大會制度、行業集體協商制度,完善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服務工作體系,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普惠性、精準化服務,引導廣大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主動走進工會、成為工會會員。

加強基層工會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長期實踐、久久為功。必須堅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層,強化服務意識、提高維權能力、加強隊伍建設、提升資源投入,推動基層工會建起來、轉起來、活起來,激活工會觸達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神經末梢”,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需要時看得到工會身影、聽得到工會聲音、感受得到工會作為。

責任編輯:李嘉宇

媒體矩陣


  • 中工網客戶端

  • 中工網微信號

  • 中工網微博號

  • 中工網抖音號

中工網客戶端

億萬職工的網上家園

馬上體驗

關于我們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al-greengard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
2020最新国产高清毛片